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本土开发商调整策略拓展细分市场

发表于2005-12-08
近期,国际资本介入沪上楼市风头正劲,麦格理、摩根士丹利纷纷大单整栋收购经营性物业。国内的一些大型开发商也在千方百计地寻求与国际资本结盟。而另一方面,避其锋芒,众多本土开发商则选择了进入高度细分市场的策略。

兼并或收购成熟的物业而非自主开发,国际资本无疑在资金、市场运作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国内开发商所望尘莫及的。但是,不可否认,在对中国国情、民情和市场开拓等方面,本土开发商又具有天然优势。于是,面对国际地产巨鳄与绿地、万科等国内房产巨头的携手,一些明智的开发企业选择了集中资源于细分市场,以做精、做细的方式来应对挑战。将“私人酒店”纳入公司发展目标的前沿地产集团副总裁金健表示,房地产市场的最大特点是分散,很难大规模复制同一产品。房地产行业是市场划分最细的行业,每一个不同的地段,每一个不同的人群,都存在着可能完全不同的需求,而这些需求很难以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得到满足。而本土开发商的机会,就存在于这些细分市场中。

在采访中,一些专家对这一说法对此表示赞同。认为本土开发商的生存机会正是在于前瞻性和差异化。由于竞争的加剧,房地产行业正在从营销时代进入产品时代和品牌时代,打造细分市场住宅产品和品牌,是本土开发商的发挥空间。

实际上,细分市场十分广阔,近期启动的青年公寓、老年公寓和私人酒店等莫不属此。在我国,面向小家庭、单身族的小户型青年公寓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;上海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,老年公寓需要大规模发展,目前即便是普通住宅小区的老年房和设施,也更多呈现同质化而鲜有个性;越来越多的海归派和成功人士,希冀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之余有家庭式的休闲旅游,但国外盛行的私人酒店在国内也只是刚刚启动。

可以断言,细分市场的开发,差异化产品的推广,将会日益成为本土开发商新的生机。
发表于2005-12-08
上一页|1|
/1页